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
丨首发于搜狐号:小陈茶事
丨作者:李麻花
《1》
最近,来找李麻花聊茶的茶友愈发多了起来。
大多数问的问题,都围绕着冲泡。
前几天,一位新茶友就问:“可以用玻璃杯泡岩茶吗?”
看到这个问题时,没有立刻作答。
而是仔细思考如何给出最全面的解答。
从理论上来说,用玻璃杯泡岩茶当然是可行的。
展开剩余87%毕竟,茶叶是自己花钱购买的,怎么享用完全由自己决定。
无论是泡着喝、煮着喝还是蒸着喝,一切选择,都随个人喜好。
不过在茶圈里,用盖碗冲泡岩茶才是更为常见的做法。
可对于刚接触岩茶的新朋友来说,面对功夫茶泡法,难免会觉得有些复杂。
但从这位茶友的提问中,看到了对简便泡茶的渴望。
看来,是时候好好聊聊玻璃杯泡岩茶的利弊。
《2》
在众多饮茶方式里,玻璃杯泡茶,的确是最方便的。
就说忙碌的工作日,午后困意来袭,突然想喝杯茶提提神。
不用翻箱倒柜找茶具,只需从橱柜拿出一个简约的直筒玻璃杯,随意抓一小把茶叶丢进去,接着倒入刚烧开的热水。
短短数十秒,空气中就弥漫开诱人茶香,一杯热气腾腾的茶就泡好了。
不管是绿茶,白茶,还是岩茶和红茶,用玻璃杯都能轻松驾驭。
不过,无论泡什么茶,用何种茶具,控制茶水比例都至关重要。
玻璃杯泡茶时,由于无法实现茶水分离,茶叶与水持续接触,其中的茶多酚、咖啡碱等内含物质会不断释放。
这就意味着投茶量要谨慎把握,宁可少放,也别贪多。
设想一下,若往300毫升左右的玻璃杯里,直接放入半包干茶,岩茶条索吸水泡发后,整个杯子里茶与水几乎各占一半。
如此“豪横”的投茶量,只会让茶汤迅速变得浓酽苦涩,根本无法入口。
遵循“比水好喝”的杯泡原则,只需让干茶薄薄地铺满杯底,便足以泡出一杯好茶。
投茶太多,反而会坏事。
当然,每个人口味轻重不同,实际投茶量还得根据个人情况灵活调整。
当一个人在家,享受独处时光时,繁琐的泡茶仪式可以暂且搁置。
选择用玻璃杯喝茶,简化工具与流程,简单又自在,这也是一种难得的生活享受。
《3》
用玻璃杯泡岩茶,缺点也很明显。
岩茶的魅力,在于它丰富的香气与层次分明的口感。
而这些美妙之处,恰恰是玻璃杯难以呈现的。
当我们用功夫茶的方式冲泡岩茶时,能清晰感受到每一泡的盖香、水香以及汤水里细腻的层次感,每一次出汤,风味都有微妙的变化。
可一旦换成玻璃杯,这些美好便几乎消失殆尽。
泡出的茶汤,仅仅只有最基础的茶味。
那经过焙火后形成的独特焦糖香,更是不见半点踪迹,武夷岩茶应有的茶汤特色,在玻璃杯中毫无体现。
喝起来虽有茶味,却谈不上好喝,茶汤滋味寡淡,甚至能明显喝出水味。
茶味被水的味道掩盖,这样一杯平淡如水的岩茶,与盖碗冲泡出来的醇厚茶汤相比,简直天壤之别。
实际上,不仅是玻璃杯,那些以方便为主的泡茶方式,像大茶壶泡茶、飘逸杯泡茶、马克杯泡茶、保温杯泡茶等等,都存在类似的缺陷。
用这些器具泡茶,我们无法真切地感受岩茶每一冲的层次变化,无论是香气的转换,还是汤水在冲泡过程中逐渐加深的稠度与饱满度,都难以体会。
而这些细微的变化,正是岩茶的魅力所在。
所以,如果想要真正领略岩茶的精髓,品味它迷人的风味,用盖碗冲泡,才是最佳选择。
它能让我们最大程度地感受岩茶的魅力,不辜负这一杯好茶。
《4》
盖碗冲泡,才是泡岩茶主流。
泡岩茶,哪种方式最能展现它的独特韵味?
答案无疑是盖碗冲泡,稳稳占据着主流之位。
无论身处何时何地,常规的白瓷盖碗冲泡法都是茶友们的首选。
要是时间充裕,能拿出整整两个小时沉浸式品茶,那么用110毫升标准盖碗,便能将岩茶前5-6冲的馥郁精华,淋漓尽致地萃取出来。
关于武夷岩茶的常规盖碗冲泡法,之前的文章已经详细介绍过多次,这里就不再展开细说。
但为了新茶友,还是简单梳理下关键步骤:
准备一套干净的110毫升标准白瓷盖碗、透亮的玻璃公道杯和小茶杯,将这些茶具洗净后,烫碗温杯。
用茶剪剪开茶包,精准投入8克干茶。
接着,冲入滚烫的沸水,然后快速出汤,将茶汤沥干,随即揭盖闻香,再把茶汤倒入公道杯分汤,最后就可以小口啜茶了。
轻抿一口,茶汤在舌尖翻滚,岩韵悠长。
重复冲泡几次后,到六、七冲时,茶味稍淡,这时稍作坐杯闷泡,又能收获几杯风味独特的茶汤。
若是独自品茶,五六杯下肚,身心已然被茶香填满,满足感油然而生。
白瓷盖碗之所以备受青睐,在于它质地纯净,不会与茶香茶味“争风吃醋”,让岩茶“岩骨花香”尽情释放。
更妙的是,它还是鉴别岩茶品质的“试金石”,品质好坏,一泡便知。
一旦有杂味、异味闯入鼻腔,那可得警惕,这茶或许暗藏玄机。
所以说,白瓷盖碗对好茶是锦上添花,对劣茶则是毫不留情,让茶的本真无所遁形。
《5》
对爱茶人来说,冲泡岩茶,盖碗是经典之选。
即便忙碌,也能寻一方角落,摆上盖碗茶具,借滚烫沸水,唤醒岩茶的馥郁。
喝茶随性自在,无需繁杂形式,静心冲泡,茶味淡了就换新。
这般惬意氛围中,盖碗成了茶友心头好。
要是追求极致简便,玻璃杯也行。
玻璃杯虽无法完美呈现岩茶韵味,但适合忙碌时刻。
注意投茶别过量,避免茶汤过浓给肠胃添负担。
最好即泡即饮,趁茶香四溢、滋味醇厚时,尽情享受,让茶香慰藉生活。
原创不易,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点个赞。
关注【小陈茶事】,了解更多白茶,岩茶的知识!
小陈茶事村姑陈,专栏写手,茶行业原创新媒体“小陈茶事”主笔,已出版白茶专著《白茶品鉴手记》,2016年-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。
发布于:福建省股票配资交易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