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(以下内容从德邦证券《新制造稳增长系列(二):当“反内卷”遇上“弱投机”》研报附件原文摘录)什么是“内卷式”竞争?“内卷式”竞争指经济主体为了维持市场地位或争夺有限市场,不断投入大量精力和资源,却没有带来整体收益增长的恶性竞争现象。从主体上分主要涉及企业和地方政府两类主体,企业层面主要有1)恶意低价竞争;2)同质化竞争;3)宣传营销“逐底竞争”;地方政府层面则是2)竞争性招商政策;2)盲目投资导致过剩;3)属地保护主义。“反内卷”反什么?“反内卷”旨在扭转行业在低价格、低利润和过剩产能的格局下为了抢占市场份额、牺牲短期收益、削减技术迭代和服务能力、无视市场规律的恶性竞争环境。当下来看,1)整体产能利用率处于较低状态,部分中下游行业可能存在“产能过剩”,竞争格局有待优化。2)整体价格水平位于较低水平。3)部分对外依赖度高的行业利润率表现尚可,但部分行业利润率处于较低水平。“反内卷”旨在改善供需失衡和行业竞争格局,实现行业价格上涨、盈利改善、产能利用率提升的良性运转;从政策效果的影响路径上看,价格信号改善可能最为领先,产能利用率随着供给出清逐步改善,盈利数据的改善则相对滞后。“反内卷”与“去产能”有本质不同。本轮“反内卷”与上一轮“去产能”有本质区别,其一是产能过剩更多集中于中下游行业而非上游行业,调整供需格局的侧重点不同。其二,本轮“反内卷”更侧重于发挥“公平竞争、优胜劣汰”的市场机制来促进产业的迭代优化与自然出清,而非以行政化方式推进。其三,上一轮在供给侧“去产能”的同时,还有需求侧扩张性政策的配合,特别是地产、基建和消费三大领域共同发力来调整供需格局,本轮“反内卷”是在“去地产化”和“制造立国”背景下进行的,强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,而不是总量整体性的宽松和扩张。当下我们可能处于“弱投机需求”环境。投机需求是伴随着真实有效需求出现的一种投机行为,可以是影响短期价格、放大价格波动。主要受有效需求和政策预期两方面影响,有效需求的改善或者扩张性政策预期的出现会带动投机需求产生,也会在持续不振的有效需求和政策预期较弱的环境中慢慢消失。当下我们可能处于“弱投机需求”,一方面是房地产市场的投机需求弱,“去地产化”仍未结束,房价的“止跌回稳”仍有待夯实。另一方面是工业企业的投机需求较弱,在工业品价格、利润率、产能利用率较低的背景下,工业企业整体库存水平也处于较低水平,企业“补库”意愿较低。当“反内卷”政策遇上“弱投机”需求,关注什么?1)需求侧存在隐忧,当前“内卷式”竞争在中下游行业较为突出,“反内卷”如果以中下游行业为侧重点,制造业投资这一变量短期是需求、长期是供给,在调整中长期供给时免不了会导致短期需求受挫,中下游企业资本开始走弱进而对上游需求造成连带影响;若“反内卷”对上游影响更大,带动上游价格水平显著回升,在没有大规模总量需求扩张的背景下,可能产生“供给”冲击,对中下游企业的实际购买力带来扰动。这意味着“反内卷”需要与扩大内需政策更好匹配。2)PPI回升幅度可能低于上次“去产能”。本轮“反内卷”与上一轮“去产能”有本质区别,供给端面临过剩产能并非仅有上游、中下游更为集中,需求端则是面对内部“去地产化”叠加外部国际经贸斗争的双重扰动,有效需求承压,同时“投机需求”相对较弱意味着需要更强有力的需求信号和政策预期才能发挥作用。3)“反内卷”旨在优化供需格局,“弱投机”需求下商品市场对供需格局的变化更为敏感,特别商品价格曲线等能更好的反映实体企业行为。风险提示:需求侧扩张性政策超预期;“反内卷”政策推进力度及效果不及预期;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带动价格上涨
股票配资交易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