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0月30号这天,国际上发生了几件让人琢磨不透的事儿。中美在吉隆坡坐下来谈完之后,咱们这边说暂时不搞稀土那套新规矩了,美国那头也说把之前要加的芬太尼关税先放一放。更有意思的是,就在同一天,加拿大总理卡尼突然跳出来说,想趁着APEC峰会跟咱们好好聊聊。
这三家在24小时之内密集动作,你说巧不巧?表面上看是大家都往后退了几步,实际上这里头的门道可多了去了。咱们送出去的这份“大礼”到底藏着什么心思?加拿大这突然转性又是图什么?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,好好说道说道。
你琢磨没琢磨过,两个大国坐下来谈事儿,凭啥突然就都松口了?这次吉隆坡的会面可不是客套话那么简单,双方拿出来的条件都扎扎实实砸在了对方的痛处上。
美国人这次动作不小,说要把今年2月份准备加的那10%芬太尼关税取消了,9月份搞出来的什么“50%穿透规则”也先停一停,连针对咱们船舶制造业的301调查都不搞了。你可别小看这几项,每一条都直接关系到人家产业链能不能顺畅运转。
就拿美国中西部那些种大豆的农民来说吧,去年因为咱们买家跑去南美进货,他们直接损失了30多亿美元。你想想,这些农业州在美国国会里的声音有多大?白宫能不听?再说芯片这块儿,台积电在美国建厂本来就不容易,那个“穿透规则”一出来,人家厂子差点都不知道怎么往下干了。特朗普那边压力能不大吗?
咱们这边的回应也挺实在,10月9号才发的稀土出口管制新规,现在说先缓一缓。这对美国军工和高端制造来说,可算是松了一口气。不过你仔细看看双方说话的方式就能品出味儿来。
咱们这边说的是“研究细化方案”,什么意思?就是先不实施,不代表这个规矩就作废了。美国人那边用的词是“暂停一年”,明摆着是先应付眼前的压力。这说明啥?说明大家心里都明镜儿似的,这只是阶段性的缓和,该留的后手都留着呢。
复旦大学有位教授说得挺透彻,这背后反映的是两种不同的战略思路。咱们考虑的是产业链长期安全,人家盯的是中期选举和经济数据。这就决定了接下来一年双方会怎么玩儿。
说到稀土这事儿,外界有人觉得咱们这次是给特朗普送了个大人情。你还真别这么想,这份“礼物”可不是白送的,里头学问大着呢。
咱得先说说稀土这东西有多重要。全世界90%的稀土冶炼提纯都在咱们这儿,美国自己能搞的精炼产能才1300吨,而且根本没法处理重稀土。特朗普这几年一直喊着要摆脱对咱们的依赖,可现实摆在那儿。
加州有个芒廷帕斯稀土矿,前两年重新开张了,你猜怎么着?挖出来的矿石还得运到咱们这儿来提纯,成本比直接买现成的贵40%。国防部投钱搞的那个BrookMine矿要到2027年才能投产,一年才产800吨,还不够咱们一个中型矿企的零头。
这次咱们暂缓管制,等于是给美国的F-35战机、核潜艇生产线解了燃眉之急。特朗普急需这种能拿得出手的政绩,咱们就给了他这个台阶。
不过话说回来,咱们该守的底线一点没动。这次暂停的只是稀土产品的出口许可管理,核心技术那块儿可一点没松动。什么高纯度稀土金属制备、稀土永磁体精密加工这些“卡脖子”的工艺,还是严格管着呢。
中国稀土行业协会那边说得很明白,技术管制是产业安全的“核心屏障”,这个不会因为物品管控暂停就放松。咱们这套“弹性管控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,从开采到生产到出口,整条链都有人盯着。去年底到今年初,查处的稀土走私案就有20多起,查扣了3800多吨。你说这把控的严不严?
中美这边刚消停点儿,加拿大那头就坐不住了。卡尼政府最近频频对咱们示好,从外长访华后马上宣布减税,到APEC峰会前主动要求对话,这一套组合拳下来,意图太明显了。
说白了,加拿大是被经济压力逼得没办法了。去年特鲁多政府为了讨好美国,对咱们的电动车加了100%的关税,钢铝产品加了25%。结果呢?咱们立马反击,对他们的油菜籽、豌豆也加了高额关税。
这一下加拿大可傻眼了。今年上半年,他们油菜籽对华出口量直接跌了92%,西部那些种地的农民损失超过28亿加元。海产品出口也腰斩了一半多,大西洋沿岸的渔民日子过得苦哈哈的。制造业更惨,钢铝关税一加,成本飙升,半年就有1万多人丢了饭碗。
关键是美国那边还给他们使绊子。中国是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,一年贸易额1180多亿加元。加拿大70%的钾肥、35%的豌豆都卖给咱们,丢了这个市场,他们经济能不崩?《环球邮报》都说了,减免对华关税不是什么“让步”,是救自己的命。
现在加拿大的转向已经有点儿成效了。中加经贸联委会重新启动了,萨斯喀彻温省省长还带队来咱们这儿访问。加方对咱们不生产的那些钢铝产品、制造业急需的零部件,关税都免了。咱们海关总署也表态了,愿意跟加方谈农产品检验检疫合作,给他们油菜籽出口恢复铺路。
不过加拿大也有难处。他们受《美墨加协定》约束,很多动作得看美国脸色。要是把电动车关税取消了,特朗普那边能答应?这就是加拿大现在的尴尬处境——既想跟咱们搞好关系,又怕得罪美国。
从吉隆坡到温哥华,这一连串的动作传递出一个信号:全球化这个时代,谁跟谁硬刚到底都没好果子吃,大家坐下来谈才是王道。
中美这次通过“精准博弈”实现了阶段性休战,咱们用“留一手”的方式守住了战略底线,加拿大靠务实转向找到了出路。这些案例都说明一个理儿:互利共赢不是口号,是真金白银的现实需求。
接下来这一年,三方能不能把这种阶段性的默契变成长期机制,直接关系到全球产业链稳不稳、地缘政治格局往哪儿走。美国中期选举、中国产业升级、加拿大经济复苏,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,谁也说不准下一步会发生什么。
稀土技术管制会不会重新收紧?美国关税会不会死灰复燃?加拿大能不能在中美之间找到平衡点?这些问题不光决定着三个国家的经济走向,更影响着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。
你想想看,一个小小的稀土矿,能牵动美国军工企业的生死;一笔关税,就能让加拿大农民血本无归。这就是当今世界的真实写照——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谁也离不开谁。
说到底,这次中美加三方的密集互动,让咱们看到了一个残酷的现实:在全球化的棋局里,没有永远的赢家,只有能不能找到利益交集点。咱们这次暂缓稀土管制,不是软弱,是自信;美国取消关税,不是让步,是务实;加拿大转向,不是背叛,是求生。
大家都在算账,算的是眼前利益和长远战略的平衡。咱们手里握着稀土这张王牌,但也知道不能把话说死;美国需要稀土,也明白不能把关系搞僵;加拿大夹在中间,更得学会左右逢源。这就是大国博弈的真相——没有绝对的输赢,只有相对的平衡。
现在问题来了,你觉得这种平衡能维持多久?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会因为这次妥协就偃旗息鼓吗?加拿大在中美之间走钢丝能走多稳?欢迎大家留言说说自己的看法,咱们一起聊聊这背后的道道儿。
股票配资交易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